◆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已经过去的2009年,全球、中国及我省的经济形势呈现出哪些特点?刚刚来临的2010年,我们又将迎来怎样的经济走势?
对此,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课题组专题调研,形成《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2010年浙江经济形势分析》三篇调研报告。本报今起分三天独家刊登这三篇报告以飨读者,今天首推世界经济形势篇。
2010年世界经济整体将实现恢复性的缓慢增长,估计全球经济增速在3~3.5%之间。这次经济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后快速复苏的局面可能难以实现,发达经济体将进入3~5年的低速增长期。其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经济正面临重大的结构性调整,复苏的步伐将取决于这一调整的进程。
◆2009年世界经济走势与特点
(一)世界经济从急跌到企稳回升在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作用下,2009年世界经济从急跌到企稳回升,开始由衰退走向复苏。其中,以中印为首的亚洲地区的步伐明显快于欧美发达经济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2009年一季度,承接2008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大衰退,全球经济继续探底。美国一季度GDP环比增长年率下降6.4%;日本GDP也因净出口和投资大幅萎缩;欧元区GDP更是大幅萎缩9.6%。2009年二季度,美国、日本、新兴经济体经济开始回升,工业生产、股市等主要经济指标也在逐步好转。进入三季度后,主要经济体回升明显,美国GDP上升了2.8%,日本经济明显回升,多数欧盟国家也出现复苏,世界经济基本上被确认见底回升。
中国经济在2009年上半年仍保持较高增长,第三季度增长率超过8%,为世界瞩目。印度、巴西等国回升势头也较强劲。在金砖四国中,俄罗斯相对较弱,但5月份和6月份的工业生产指数均实现了正增长。第二季度韩国经济触底反弹,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均有所企稳并出现回暖迹象。
(二)全球贸易跌幅收窄,保护主义加剧2008年秋以后,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全球贸易到2009年三季度仍未摆脱负增长的境地,预计全年贸易量下降11.9%。
相对而言,2009年美国的外贸表现相当引人关注。从4月份开始,美国出口额已连续实现6个月增长,为美国经济复苏提供了相当程度的支撑。2009年头8个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比一年前减少了14%,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减少了近20%,对墨西哥、加拿大和欧盟的贸易逆差减少了40%以上。这种转变主要源于进口贸易急剧萎缩。
而不断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正严重影响外需复苏,中国更是深受其害。2009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1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因此,贸易保护主义引发的外需下降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的主要下拉动力。
(三)新兴市场吸收外资超发达国家2009年国际投资大量减少,投资流向有所变化。美国《经济学家》信息部的专项报告预测,2009年,流入新兴市场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将减少35%,降至5339亿美元;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可能会减少52%,降至4413亿美元。
特别是以中国、巴西、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尽管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比上年减少,但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趋势表明,今年新兴市场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将首次超过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的份额也将创历史最高。
此外,新兴市场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份额也在上升。尤其是中国,自2008年下半年至今,对外直接投资不但未受金融危机冲击,反而大规模出击炒底,成倍增长。
(四)金融市场在动荡中逐步回稳世界股市回稳,美道指重破万点。其上行的驱动力是大宗商品上行、美元贬值以及流动性的推动,同时宏观经济的制约也越来越明显,失业率高企、消费者支出下降、金融行业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盈利状况的可持续性,以及经济的结构性问题,都将在未来给股指带来负面影响。
汇率变动加剧,美元贬值趋势难改。自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由于美国“国际游资避风港”的效应,美元对欧元、英镑等主要货币的汇率不但未跌,反而有所上升。但6月份以来,美元对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汇率重现下降趋势。
(五)主要资源品价格由低谷迅速回升原油价格剧跌后迅速回升。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加剧,国际原油价格从2008年7月13日146.08美元/桶的历史最高点,转入快速下行周期,但到2009年2月18日收低于34.62美元/桶后,开始止跌回升。9月中旬,原油价格终于突破80美元/桶,此后围绕这一价格线波动。石油、粮食、有色金属等商品价格,在全球经济趋稳的背景下将继续保持波动向上的走势。
黄金价格强势上扬。尽管在2008年底危机深化后黄金价格有所回落,但相对于石油、铜、铁等资源品,黄金价格跌幅不大,甚至随着美元的下跌出现了上涨。到10月中旬,黄金价格突破1000美元大关,11月底已上升到1165美元的历史高位。
◆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目前,世界经济在政策刺激等短期因素的作用下开始走出衰退,缓慢复苏,但经济复苏路径和复苏前景仍面临着宽松政策调整、通胀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贸易保护主义、失业率上升、美元贬值预期加深等不确定因素。
(一)政府干预政策的退出可能性及其影响2008年9月以来,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巨额经济刺激方案,大幅降息至历史最低水平,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还实施了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大规模救助政策对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稳定金融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年,经济刺激政策对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如何继续维持强大的政策支持,来确保经济进一步复苏;如何随着经济复苏的逐步巩固,使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平稳有序地退出,将是2010年世界各国政府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二)美国金融生态与房地产动向及其影响为了应对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对于金融企业的干预程度也达到了空前规模。美国政府的干预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冲击。而美国房价企稳是判断本轮金融危机见底时机的重要依据。今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居民住房市场复苏的迹象较为明显。9月份,美国房地产建筑商信心指数攀升至19%,但此后两个月连续下滑至17%,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的购房免税和信贷优惠的政策将在11月30日结束。美国国会通过投票决定将该政策延长至2010年4月份,明年该政策退出后会怎么样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三)通胀预期及货币政策进退两难的影响目前美国、日本等国的货币供应增速均快于名义GDP增速,全球基础货币持续上升。根据货币和经济景气决定通胀高低的一般规律,经济低谷时期的过剩货币供给往往不会形成通胀压力,而在后期宏观景气回升的时候就释放为通胀压力。因此,明年下半年将是全球通胀风险加剧的重要时间窗口,这会使宽松货币政策进退两难。
各国央行为缓解信贷紧缩而向市场注入的大量流动性,缺乏退出机制和有效的工具,货币政策很难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回收过剩的流动性。依赖于政府的大量支出与央行的货币刺激,经济复苏将不可持续,反而会埋下通胀隐患,如果不通过结构改革来改变困境,世界经济有可能再现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
(四)双赤字和美元持续走软的影响双赤字始终是决定美元走势的根本性因素。美国政府今年1~9月,财政赤字已经达到了1.42万亿美元,贸易赤字也达到2745.8亿美元。不断增加的财政赤字使政府的债务风险日益严重,而居高不下的债务加深美元贬值预期。当然,从维护美元世界储备地位和维持美元购买力的角度考虑,美国政府不会让美元大幅贬值,但是长期趋势性、小幅的贬值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美元贬值,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美国自己,对缩小赤字和出口行业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边是美元指数的步步走低,一边是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走高,以及其他货币的持续升值。这种“跷跷板”效应的背后是实体经济的损伤,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企会给今后带来输入性通胀;另一方面,非美元国家汇率的大幅上升则容易引发各国间的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