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1月份全市财政收入增长41.88%
  • 2011/2/15
  • 邵阳日报
  • 9965

本报讯 春节刚过,喜庆的氛围仍然浓厚。从市财政局传来喜讯,今年我市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增幅再创历史新高。截至1月底,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931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556万元,增长41.8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287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253万元,增长33.7%。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完成1684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284万元,增长59.52%。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狠抓增收节支,强化治理监督,科学调度资金,提高运行绩效,全市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1月份呈现三大特点:一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增幅位居全省前列。今年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在经济的强力拉动下,财政收入保持稳定较快的增长速度,发展趋势较为理想。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7位。其中大祥区财政收入增幅达123.09%,新邵、邵东、北塔等县区的财政收入增幅分别达到84.17%、51.6%、47.92%。二是税收收入增长较快。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8680万元,同比增长47.73%。增幅较高的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土地增值税和契税等,分别同比增长46.75%、74.09%、93.15%、83.07%、77.66%和186.64%。三是收入结构不断优化,收入质量稳步提高。截至1月底,全市非税收入完成10093万元,同比增长13.72%。非税收入占地方收入和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5.08%、20.47%,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16、5.06个百分点。市本级非税收入占地方收入和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7.88%、14.96%,收入质量好于县级。尽管我市非税收入所占比重仍然较大,但已明显改善,收入质量稳步提高。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将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运用贴息、奖励、补助等政策手段,大力支持壮大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化纤、造纸、建材等传统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培育高科技化工、奶业、新型医药、净水材料等新兴产业,不断增强我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优质税源,为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在2010年财政总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围绕构建发展型财政,及时分解落实收入目标任务,明确征管责任,进一步强化收入征管和调度,充分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及时足额组织各项收入入库。同时,加大“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公共文化、住房保障等直接涉及民生领域的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实现我市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张琼)

Copyright © 2008-2020 深圳市邵阳商会(深圳邵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0114826号 
办公地址:龙华区龙华街道锦华发工业园10栋第七层706号房
办公电话:0755-82575756,刘军 136-32794848(秘书长),唐肖 181-69495596(办公室主任),刘冰清 181-29956691(办公室文秘)

深圳市邵阳商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