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基础与体育发展之间的关系非常类似。即便是1930年的乌拉圭,也因为其经济没有像美国一样陷入危机而有发展得以成行。没钱就没有世界杯。
世界财经报道讯:提出“中国队为何无缘世界杯”这个问题,围观群众们想必会笑而不语。但深究一下,其实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和文艺体育的发展之间存在正向的关联。人通过劳动收入吃饱穿暖之后,就会想一些休闲娱乐的把戏,所谓“饱暖思淫欲”。从宏观上看,通常就出现了伴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文体事业也欣欣向荣起来。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文艺复兴。13世纪欧洲普遍的经济繁荣为文艺复兴准备了经济条件,不过本来如果没有战争和黑死病,文艺复兴可能没那么快,因为人均经济增长水平并不高。但战争和黑死病使得欧洲人口大量减少,进而使得幸存者能占有的经济资源极大增加,有机会考虑用于其他用途,资助文艺作品就成了美第奇这样的家族的选择,成为文艺复兴的重要经济原因。
经济基础与体育发展之间的关系非常类似。即便是1930年的乌拉圭,也因为其经济没有像美国一样陷入危机而有发展得以成行。没钱就没有世界杯。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国际足联给出的总奖金额度高达4亿美元,这还不算为了举办世界杯南非所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朝鲜政府给朝鲜队打入2010世界杯的奖金超过了给奥运会金牌得主的奖金。当然,从1998年开始,电视转播收看人数表明世界杯的影响力已经超过奥运会,这或许也导致了奖金水涨船高。
但如果认为有了钱就能把球队送进世界杯赛场,这也是一种痴心妄想。尽管有大量证据表明经济发展与体育水平之间的关系,但没有任何证明表明经济发展与足球水平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结果。可以看到当今世界两个经济大国,美国和中国的国家队表现都不出众。拥有30年经济增长近两位数、并且在此轮经济危机中以强大财力救市赢得广泛称赞的中国,其国家队甚至没有进入世界杯,这相对于其庞大的球迷队伍而言,实在是一个令人尴尬的幽默。
那么是否可以得出结论说经济增长尽管与整个体育事业发展有关,但却与足球水平无关,因为足球是一个例外?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在尊重产权拓展市场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尤其是在2008-2009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中,中国依旧维持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这使得不少研究者产生了一种幻觉,认为存在一种“中国模式”,可以作为未来世界的借鉴。这也进一步强化了一些人的信心。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不仅走向民主法治是必然的,而且连足球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但中国足球的发展水平却一直很低,这与中国在政治上始终缺乏竞争不同。中国足球的市场化进程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各个俱乐部之间的相互竞争也日趋激烈,但这种市场化似乎并没有为球迷提供高水平足球的愉悦,反而一次次失败后的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如果说幅员辽阔的中国人很难对一个特定的事件达成统一的共识,但在对国足“哀其不幸、怒气不争”的态度上却获得惊人的一致。对照围绕中国模式的不同争议,证实中国足球水平低下的困难要小很多。
这里头的原因何在?金融危机让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思想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重读米塞斯和哈耶克的相关论述,却不难发现两者将危机的矛头指向的是调控方,或者说监管者。中国足球的问题也不在于金钱上,实际上在足球上的投入并不比其他的项目少,而且由于较早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围绕足球的相关产业实际上投资甚巨。并且按照中国搞世博会的劲头,中国完全有能力给出世界上最高的奖金额度去激励球员,以获得世界杯的入场券。
从资金、要素和劳动力三方面来考虑,中国不缺资金,相应的足球场地等配套建设也已经媲美国际水平,唯有在球员方面有缺陷。但实际上球员也可以通过放宽技术移民的条件来获得。因此在资金、要素和球员都不缺的情况下,中国队进不了世界杯的原因就归结到了相应的体制层面。李承鹏等人的《中国足球内幕》揭露了不少体制下的黑暗,“体制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腐败,涉假涉赌涉黑,不过是表现罢了。
这其实与其他的领域存在相似性。表面上的足球市场其实是在一个扭曲体制下的“市场”,不仅无法无天,而且道德沦丧,市场经济的法治和道德基础无迹可寻。这很难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也无法将中国队送进世界杯。应该尽快将体育总局和足协转变为非政府组织和行业协会,进行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也有人会说,不是有一个例外吗,米卢带领中国队曾经创造过一个闯入世界杯的奇迹,但这的确只是一个意外而已。当然在不改体制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考虑通过申请举办世界杯以东道主的身份直接入围。毕竟世界杯举办国从历史数据来看,还没有赔本赚吆喝的记录。
来源:世界财经报道 作者:李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