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2月21日电 (记者杜若原、罗艾桦)再有4天,广州南沙新区城市规划将结束公开征询意见。这张“城变”蓝图,清晰地勾勒出南沙未来20年的模样:布局“一城三区”城市框架,筹建广州第二机场,新增7条直达穗深港的轨道线,建成国际化高校、国际高水平医院、国际展览中心3大公共设施,打造黄山鲁森林公园等7个生态“绿核”……瞄准再造一个新城,21个战略性基础设施项目正全速开工。立足广州,对接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珠三角正在增添一个动力十足的新引擎!
再造一座新城,与港澳全面合作,是南沙探索多年的选择,更是国家布局南沙、前海、横琴“金三角”,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大战略。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记者走进南沙港区建设工地,所见处处繁忙。施工人员说,南沙港区三期已建成小港池北侧驳船泊位,明年建成3个大泊位和南侧驳船泊位,2015年全部投产,年通过能力可达570万标箱,直接为港澳提供服务。
“作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最大平台,南沙新区正在推动三方合作走向更新、更深的领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说。
作为广州最南端的临海地域,南沙新区面积803平方公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禀赋:距香港、澳门分别仅38海里和41海里。2012年9月6日,国务院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赋予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新型城市化典范等重任。强化基础设施衔接,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对接港澳营商环境,推进公共服务合作,南沙新区正在一步步夯实根基。
把区位优势化为交通优势,南沙新区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现有轨道系统基础上,将新增7条区域轨道线路,包括肇顺南城际线、中南莞城际线、西部沿海铁路、湾区东线、湾区西线、湾区北线、南站联络线,可以南沙湾区枢纽为中心,通达香港、东莞、深圳、珠海等众多城市。规划发展水上公交,对外航线直接与湾区城市相连。
畅达的交通,让未来南沙的“一城三区”通行无忧,成为创业之城。“一城”指南沙区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城区,主要发展航运服务、科技研发、商务金融、商贸会展、行政会议。“三区”即三个新组团:北部现有的汽车制造基地将发展成职业教育、科技研发、产品测试、公共服务组团;西部现有的大岗造船基地,将发展成工程机械、大型机床、精密仪器、海洋装备配套的产业组团;南部龙穴岛造船基地和南沙港将综合发展,加入港口物流、临港制造、服务外包、生态制造等产业,形成南部组团。新城致力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已经成立国际仲裁中心,着手进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官员财产登记制度改革和大部制改革。
围绕宜业城市、宜居生活的定位,国家赋予南沙新区多项便利化政策。密切与港澳人员往来,增加粤港澳直通车指标数量,允许港澳地区的建设、医疗等服务机构、人员持证在南沙开展业务。南沙还将建成粤港澳口岸通关合作示范区,简化南沙港区与香港葵涌码头船舶进出境手续,对外籍高层次人才给予居留便利,放宽免税居留期限。而今,湿地公园内,一群群越冬的丝光掠鸟,或嬉戏或觅食;百万葵园里,数百万株仙客来次第绽放;龙穴岛畔,喷注着外文的集装箱被紧张有序地吊上远洋货轮……
“南沙处于亚太几何中心,发展急不得,快不来,一定要科学开发、从容建设。”面对珠三角最后一块处女地,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丁红都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