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9月24日专电(记者王秋凤张捷华晔迪) 投资设厂首选哪里?把这个问题抛给发达地区的制造业人士,十年前,答案多半是中国。而现在,这个答案有可能是东南亚了。面对新的竞争者,“中国制造”如何保持竞争力?“中国制造”与“东盟制造”是对手还是伙伴?双方产业合作又该如何开展?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遭遇挑战
“物美价廉”一度是人们对“中国制造”的普遍印象。然而,在此间举行的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人们注意到,“东盟制造”同样物美价廉甚至更为便宜:泰国服装、马来西亚咖啡、越南拖鞋……
简单的经济表象背后,在经济学者看来,隐藏的是全球产业转移大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陈佳贵说,当前国内产业转移呈现两方面趋势,一是向西部地区转移,二是向东盟国家转移。
与此同时,一些原本将中国作为投资首选地的外资也将目光投向东南亚。以从中国“转战”越南的知名运动品牌耐克为例,2000年,中国生产全世界4 0%的耐克鞋,全球第一;而如今,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耐克鞋生产国。
无疑,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正遭遇挑战。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1年流入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170亿美元,同比增长26%,而中国的这一同期增长率不到8%。
转移倒逼“中国制造”转型
一些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国内一些产业向东盟国家转移,将倒逼“中国制造”转型,并能从一定程度上规避贸易壁垒,总体而言“利大于弊”。
陈佳贵认为,中国应争取与东盟实现“产业差异性布局”,即结合中国目前产业结构升级转移的战略,将一部分制造业产能转移到劳动力相对低廉的东南亚国家,既有利于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与相关产业发展,也可以优化中国国内产业布局。
同时,制造业转向东盟,也将有利于减少中国与一些国家的贸易摩擦,甚至,制造业向东盟转移有利于规避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中国汽车制造五强城市之一的柳州就有意在东盟建设汽车生产基地。柳州市商务委员会主任顾章伟说,整车汽车出口面临较多贸易壁垒,将制造基地转向东盟可以进一步扩大出口。
中国与东盟“合作大于竞争”
众多参加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嘉宾认为,中国与东盟制造业“合作大于竞争”,双方合作将催生更多商机。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说,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产业层次存在明显梯度,双方产业合作空间和潜力十分广阔。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分析,制造业技术、人才、资源的双向流动正成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的又一增长点。
接受记者采访的东盟国家专家学者、官员同样对中国-东盟制造业合作前景表示乐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杨沐说,目前中国与东盟海陆空交通设施日趋完善。“制造业转移无疑会刺激交通流量上升,进一步刺激双方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