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民间文艺源远流长。
早在汉前,武冈就有了傩戏表演,并流传至今,仍然保持了粗犷野朴的原始面貌,因而被称之为戏曲的“活化石”。存留于今的傩戏有《降仙风》、《划船》、《降土地》等数十种。至清代,武冈境内已盛演阳戏、祁剧、渔鼓、丝弦、令令锣等诸多曲种,并出现了《打对子》、《瞎子闹店》、《泗水拿刚》、《昭君出塞》、《琴房送灯》、《秋江》等近千个广为流传的剧目。在民间,还流行走马灯、龙灯、狮舞、高跷、小调、山歌、板凳龙、假背真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
新中国成立后,武冈民间文艺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五十至六十年代中期,是传统戏曲改编演出的鼎盛时代。武冈祁剧团和文化馆的干部艺员陆续改编传统曲目70多个,其中祁剧《泗水拿刚》、《牛皋毁旨》、《闯帐烧坡》分别参加中南区、湖南省戏曲观摩会演并获奖,《隔窗会妻》、《打金枝》在全省戏曲汇演中获剧本创作奖。1960年,改编的《闹严府》赴京汇报演出,受到了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在改编曲目连奏佳音的同时,一批年轻作者大胆创作新剧目。先后创作的现代祁剧《红旗渠道》、根据本地传说创作的大型祁剧《三座桥》均参加了全省现代戏曲展演并广获好评。文革十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一个创作演出革命现代戏曲的热潮也轰然兴起。创作的大型祁剧《踏遍青山》、《凌云志》、《山风呼啸》,小祁剧《考核前夕》、《更上一层楼》、《鱼水亭》、《铜鹅宴》、《学好你再来》、《藏谷种》先后被选送上级会演。武冈丝弦《方向盘》、花鼓戏《过秤》、小歌剧《大学归来》等剧目,也分别在各级文艺汇演中获奖,并被文化部门印发推荐。还有歌舞《制种曲》、令令锣《天湖船歌》、表演唱《我们家乡铜鹅多》等为数众多的曲艺节目,接连出现在城乡的大小舞台上。这一时期的民间文艺创作,虽然摆脱不了那个时期的政治桎梏,但在艺术上还是可圈可点的。
改革开放以来,武冈民间文艺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1980年,改编的古装祁剧《鹿台恨》在邵阳地区专业剧团传统剧会演中获改编、演出一等奖。同年,反映商业体制改革的武冈丝弦戏《马局长请客》、丝弦谈唱《两张电影票》再获邵阳地区文艺调演一等奖。1981年创作的大型祁剧《光棍娶亲》,辛辣的话题诙谐的语言滑稽的表演引来强烈的剧场效果,在县内外连演数十场。之后,武冈阳戏《三喜临门》、花鼓戏《追彩礼》接连入选省、邵《小戏新作选》和《春节演唱资料》,新编历史剧《魂断鸡鸣寺》在《戏剧春秋》发表。1991年,新创作的祁剧《儿孙梦》再一次引起轰动,创造了连演百场的罕见记录,还被湖南电视台拍成彩色戏曲片广为播映。2009年,本市作者创作的电视连续剧《国家行动》年初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隆重播出,三幕歌剧《路边的鹅卵石》一举夺得湖南省戏剧最高奖——田汉戏剧大奖。女作者袁子弹写的电视连续剧《国歌》也于这年拍竣,亦被中央电视台选中播出。
近年来,借鉴武冈傩戏表现手法的歌舞和以武冈丝弦为表演形式的曲艺节目正呈方兴未艾之势。歌舞《月祭》、《黑土》、《板凳龙》在全国全省比赛中相继获奖,《骂男人》、《抢村官》、《创卫宣传队》等丝弦演唱曲目屡创佳绩。丝弦小戏《砸电脑》获湖南省曲艺大赛二等奖,小品《窗外的阳光》在全省小品比赛中一举夺冠。
伴随着民间文艺的蓬勃发展,热衷民间文艺表演的团体和群众也越来越多。在市委市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全市已有专业性的民间艺术团13个,腰鼓队、舞蹈队、鼓钹队、民乐队、龙狮队上百支,经常参加民间文艺活动的群众达10万人之多。
[作者:刘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