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邵阳人。1911年云南重九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总指挥。1915年云南护国起义推翻袁世凯洪宪帝制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华民国开国元勋。我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爱国将领。中华民国历史上第一位享受国葬殊荣的革命元勋。
朱德年轻时是蔡锷的部下
朱德1909年初到昆明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初,蔡锷受邀入云南陆军讲武学堂当校长,朱德相当于是他的学生。1917年7月,朱德任滇军旅长,在四川参加护国战争,而他的统帅正是蔡锷。朱德对蔡锷推崇备至,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蔡锷先生影响我整个前半生,而毛泽东影响了我的后半生”。之后再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朱德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我党我军的卓越领导人。
匡互生(1891-1933),字人俊,号务逊,又号日休,湖南邵阳人。1891年11月1日生于湖南邵阳东乡长沙村,他“奋然而起,作点革命的工作”,始于辛亥之役。辛亥革命时,曾跟长沙革命军攻巡抚衙门。1913年在邵阳中学读书时作文痛骂北洋军阀。匡互生来自清末民初革新风气最为硬朗的省份之一湖南省,当时的湖南省可以说是群星灿烂。他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五四运动天安门大会和会后游行的三位主要组织者之一。1919年夏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数理部,1933年4月22日病逝于上海。
1919年4月底,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失败的消息传来,国人大哗,群情激愤。5月4日,北京各校爱国学生为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国行径,游行示威,匡互生点燃第一把火,学生们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赵家楼的烈火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蔡和森(1895~1931)字润寰,号泽膺,复姓蔡林,学名彬,湖南老邵阳人。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和工人运动领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时与毛泽东结为挚友共同创办了新民学会,被当时的湖南青年“盛称‘毛蔡’之名,而奉之为表率。
1919年偕母亲、妹妹蔡畅与女友向警予前往法国,在巴黎参与组织“勤工俭学励进会”,并接受共产主义。1921年年底回国后,在上海经陈独秀等介绍加入共产党,并于1922年中共“二大”上当选中央委员。他长期主办中共机关刊物《向导》最早提出了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观点,鼓舞了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信心。
1925年,他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赴莫斯科。1927年回国任中央宣传部长,在中共“五大”上被选为政治局委员。在大革命失败的紧要关头,蔡和森支持毛泽东的意见,主张独立展开武装斗争。1931年6月10日,他出席香港海员会议,被叛徒顾顺章等便衣特务逮捕,随即被由港英当局将他引渡给广东军阀。8月4日,在广州被枪杀,英勇就义。
蔡畅(1900-1990)原复姓蔡林,名咸熙,老邵阳人。中国妇女运动杰出领导者。
1919年与其兄蔡和森赴法勤工俭学,参加新民学会 。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为中共中央起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提出妇女工作以生产为中心的新方向,纠正了王明在妇女工作领域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错误,开辟了妇女运动的崭新局面。 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全国妇联第一~三届主席、第四届名誉主席等职。全国人大第一~三届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至十一届中央委员 。 1990年9月11日逝世。